2019年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教师因为其社会地位,工作待遇,稳定性等因素一直都是许多人梦想从事的行业,为了帮助更多考生能够达成自身的梦想,小编为大家收集了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试题整理以供大家参考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考生,更多有关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请及时关注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
一、选择题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答案:D
2.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答案:D
3.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答案:D
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答案:A
5.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答案:B
6.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答案:B
7.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答案:C
8.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答案:C
9.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答案:B
10.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A
11.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A
12.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答案:A
1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B
14.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B
15.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答案:C
二、填空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官学、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私学、书院
2.前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_____:"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答案:加里宁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___。
答案:长期性
4._________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答案:唐代
5._________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答案:1985
6.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级;_________、_________、本科、_________四个层次。
答案:中等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中考、专科、研究生
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_________
答案:骑士教育
8.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记忆力
答案:观察力、注意力
9.教师职后教育有_________、_________、岗位锻炼。
答案:在职学习、脱产进修
10.17世纪捷克教育家_________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答案:夸美纽斯
11.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书面语言、体态语言
12.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_________
答案:《师说》
三、简答题
1.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2.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必须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还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内因),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什么是说服法,运用说服法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要点】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要求有: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4.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答案要点】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5.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四、论述题
1.试述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要点】
(1)原则的含义: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尾】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祝愿所有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早日实现自身的梦想!
一、选择题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答案:D
2.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答案:D
3.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答案:D
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答案:A
5.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答案:B
6.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答案:B
7.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答案:C
8.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答案:C
9.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答案:B
10.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A
11.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A
12.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答案:A
1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B
14.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B
15.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答案:C
二、填空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官学、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私学、书院
2.前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_____:"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答案:加里宁
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___。
答案:长期性
4._________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答案:唐代
5._________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答案:1985
6.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级;_________、_________、本科、_________四个层次。
答案:中等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中考、专科、研究生
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_________
答案:骑士教育
8.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记忆力
答案:观察力、注意力
9.教师职后教育有_________、_________、岗位锻炼。
答案:在职学习、脱产进修
10.17世纪捷克教育家_________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答案:夸美纽斯
11.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书面语言、体态语言
12.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_________
答案:《师说》
三、简答题
1.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2.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必须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还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内因),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什么是说服法,运用说服法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要点】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要求有: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4.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答案要点】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5.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四、论述题
1.试述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要点】
(1)原则的含义: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尾】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祝愿所有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早日实现自身的梦想!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www.scfzjj.com/]
关键词: 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填报求职意向
加入考生群

- 2022年下半年南充营山县... 2022-10-26
-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公... 2022-10-24
- 泸州纳溪区招聘教师24人公告 2022-10-24
- 2022年宜宾教师招聘公告... 2022-10-22
- 2022年资阳雁江区考核招... 2022-10-21
- 成都教师招聘金牛区实外... 2022-10-21
- 成都教师招聘成都天立学...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