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招备考“西方音乐史”简答题练习:印象主义音乐
二十世纪时期
【简述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是兴起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音乐流派,它引导20世纪欧洲音乐走向新的时代。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以莫奈、雷诺阿、毕沙罗等人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家,不喜宏大的主题,迷恋户外景色,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象是吸引他们的题材,喜欢从微细处着眼,注重“光”与“色”的流动及瞬间变化;包括魏尔伦、波德莱尔、马拉美、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诗人们与印象主义画派一样,摒弃浪漫主义的宏伟主题,赞美纤细精巧的事物,主张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能表达主观感情的客体,反对直接描写个人感受,用联想、暗示和象征作为沟通主观与客观世界的媒介,手法随意、玄妙朦胧,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作曲家德彪西的美学观受到他们极大影响。
德彪西生于巴黎,就学于巴黎音乐学院,22岁时获得罗马大奖,赴意大利学习。早年是瓦格纳的崇拜者,1889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听到印尼的加美兰音乐,在俄罗斯任梅克夫人家庭音乐教师期间,又接触到五人团”的音乐,这些音乐对德彪西日后的创作观念与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晚年备受癌症病痛的折磨,1918年去世。
德彪西的作品涉及领域较广,主要有管弦乐、钢琴音乐、室内乐、歌剧和艺术歌曲。
前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第一部重要的管弦乐曲,也是印象主义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牧神午后》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写作,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农牧神在午后的梦境,德彪西的音乐描绘出诗歌中虚幻朦胧的气氛,暗示了牧神的渴望之情。音乐建立在全音阶体系上,长笛柔和的独奏、带弱音器的圆号的召唤和竖琴的滑奏,轻柔抑制的力度,模糊的调性和节奏,都赋予音乐梦幻与即兴的特点。
其他重要的管弦乐作品有:三联画《夜曲》、交响素描《大海》和《意象》。三联画《夜曲》取材于惠斯勒的绘画,包括“云”、“节日”和“海妖”三乐章;交响素描《大海》也分三章,描绘了波涛起伏的海面;《意象》包括“吉格”、“伊比利亚”和“春天的轮舞”三首交响诗。
德彪西的钢琴曲有《前奏曲集》、《版画》、《贝加莫组曲》、《儿童园地》和《练习曲》等。这些钢琴曲运用全音阶或五声调式写作,并广泛使用了非展开性结构和流畅灵活的节奏形式。《前奏曲集》共24首乐曲,都是带标题的钢琴小曲,集中体现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观念和技法特征,如《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与香味》、《月色满庭台》、《雪泥踪迹》、《沉没的教堂》等。
唯一的歌剧《佩里亚斯与梅利桑德》取材于比利时象征主义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话剧,讲述了梅利桑德与丈夫的弟弟佩里亚斯的恋情,原剧以含蓄的对话描绘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德彪西的音乐以宣叙调式的人声演唱、绵延不断的器乐背景、恬静的和声及细腻微妙的音色,营造了超然的梦境般的氛围。
受到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德彪西热衷于描绘自然景象,沉迷于光影的瞬息变化和朦胧的气氛色彩;音乐旋律随意自然,带有即兴性,和声手法忽略功能性而强调和弦的特殊色彩,通过连续使用没有解决的不协和弦,来削弱调性的感觉;德彪西试图摆脱大小调体系的束缚,他转向中世纪的教会调式、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其中全音音阶的使用,是他最富革新意义的举动,具有模糊调性感的作用;在节奏方面,德彪西与其他法国作曲家一样喜用复合节拍,并将法语语音的特点融人其中,形成流畅、无重音的节奏特点;音色在德彪西的音乐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注重,为避免浓烈厚重的音响效果,管弦乐队极少全奏,木管乐器的独奏与组合占据重要地位,弦乐使用富于光彩的高音区,铜管乐器谨慎地使用弱音器,营造出缥缈闪烁的气氛;与音色联系紧密的是力度,德彪西的乐谱中充满了弱奏和极弱奏标记,低诉与暗示性的语调比比皆是;曲式也远离古典形式的缜密逻辑性,段落划分模糊不清。
德彪西的音乐语言,从调式和声到曲式配器,都迈出了摆脱传统的重要一步,对于20世纪音乐的发展,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音乐创作中反映出印象主义风格的作曲家还有拉威尔、戴留斯、雷斯皮基、法雅等。
【简述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是兴起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音乐流派,它引导20世纪欧洲音乐走向新的时代。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以莫奈、雷诺阿、毕沙罗等人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家,不喜宏大的主题,迷恋户外景色,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象是吸引他们的题材,喜欢从微细处着眼,注重“光”与“色”的流动及瞬间变化;包括魏尔伦、波德莱尔、马拉美、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诗人们与印象主义画派一样,摒弃浪漫主义的宏伟主题,赞美纤细精巧的事物,主张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能表达主观感情的客体,反对直接描写个人感受,用联想、暗示和象征作为沟通主观与客观世界的媒介,手法随意、玄妙朦胧,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作曲家德彪西的美学观受到他们极大影响。
德彪西生于巴黎,就学于巴黎音乐学院,22岁时获得罗马大奖,赴意大利学习。早年是瓦格纳的崇拜者,1889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首次听到印尼的加美兰音乐,在俄罗斯任梅克夫人家庭音乐教师期间,又接触到五人团”的音乐,这些音乐对德彪西日后的创作观念与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晚年备受癌症病痛的折磨,1918年去世。
德彪西的作品涉及领域较广,主要有管弦乐、钢琴音乐、室内乐、歌剧和艺术歌曲。
前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第一部重要的管弦乐曲,也是印象主义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牧神午后》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写作,讲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农牧神在午后的梦境,德彪西的音乐描绘出诗歌中虚幻朦胧的气氛,暗示了牧神的渴望之情。音乐建立在全音阶体系上,长笛柔和的独奏、带弱音器的圆号的召唤和竖琴的滑奏,轻柔抑制的力度,模糊的调性和节奏,都赋予音乐梦幻与即兴的特点。
其他重要的管弦乐作品有:三联画《夜曲》、交响素描《大海》和《意象》。三联画《夜曲》取材于惠斯勒的绘画,包括“云”、“节日”和“海妖”三乐章;交响素描《大海》也分三章,描绘了波涛起伏的海面;《意象》包括“吉格”、“伊比利亚”和“春天的轮舞”三首交响诗。
德彪西的钢琴曲有《前奏曲集》、《版画》、《贝加莫组曲》、《儿童园地》和《练习曲》等。这些钢琴曲运用全音阶或五声调式写作,并广泛使用了非展开性结构和流畅灵活的节奏形式。《前奏曲集》共24首乐曲,都是带标题的钢琴小曲,集中体现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观念和技法特征,如《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与香味》、《月色满庭台》、《雪泥踪迹》、《沉没的教堂》等。
唯一的歌剧《佩里亚斯与梅利桑德》取材于比利时象征主义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话剧,讲述了梅利桑德与丈夫的弟弟佩里亚斯的恋情,原剧以含蓄的对话描绘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德彪西的音乐以宣叙调式的人声演唱、绵延不断的器乐背景、恬静的和声及细腻微妙的音色,营造了超然的梦境般的氛围。
受到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德彪西热衷于描绘自然景象,沉迷于光影的瞬息变化和朦胧的气氛色彩;音乐旋律随意自然,带有即兴性,和声手法忽略功能性而强调和弦的特殊色彩,通过连续使用没有解决的不协和弦,来削弱调性的感觉;德彪西试图摆脱大小调体系的束缚,他转向中世纪的教会调式、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其中全音音阶的使用,是他最富革新意义的举动,具有模糊调性感的作用;在节奏方面,德彪西与其他法国作曲家一样喜用复合节拍,并将法语语音的特点融人其中,形成流畅、无重音的节奏特点;音色在德彪西的音乐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注重,为避免浓烈厚重的音响效果,管弦乐队极少全奏,木管乐器的独奏与组合占据重要地位,弦乐使用富于光彩的高音区,铜管乐器谨慎地使用弱音器,营造出缥缈闪烁的气氛;与音色联系紧密的是力度,德彪西的乐谱中充满了弱奏和极弱奏标记,低诉与暗示性的语调比比皆是;曲式也远离古典形式的缜密逻辑性,段落划分模糊不清。
德彪西的音乐语言,从调式和声到曲式配器,都迈出了摆脱传统的重要一步,对于20世纪音乐的发展,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音乐创作中反映出印象主义风格的作曲家还有拉威尔、戴留斯、雷斯皮基、法雅等。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填报求职意向
加入考生群

- 2022年下半年南充营山县... 2022-10-26
-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公... 2022-10-24
- 泸州纳溪区招聘教师24人公告 2022-10-24
- 2022年宜宾教师招聘公告... 2022-10-22
- 2022年资阳雁江区考核招... 2022-10-21
- 成都教师招聘金牛区实外... 2022-10-21
- 成都教师招聘成都天立学...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