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合作联系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 > 考试报名 > 考试内容 >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2019-08-19 11:48:05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

  维果斯基在我们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是考试的重点,也可以说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多以单选题以及判断题等形式考查。所以下面我们主要系统的来学习关于维果斯基的主要知识点,为考试做好准备。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在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是人独有的,比如听课。

  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在人类适应自然和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具改造自然过程中作用的思想,维果斯基详细论述了他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和中介结构的看法。工具的使用导致了人类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不再像动物一样以身体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维果斯基提到的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生产工具指向外部,它引起客体的变化;语言符号系统则指向内部,影响人的心理结构和行为。

  (2)心理发展观

  在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及其特征进行详细界定和描述的基础上,维果斯基首先界定了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表现:

  ①随意机能不断发展。随意不是平时的意思,指的是儿童的动作是受意志支配的,儿童心理活动的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越高。

  ②抽象-概括机能提高。儿童随着词、语言以及知识经验的增长,各种心理机能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得到发展,最后形成最高级的意识系统。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形成了高级心理机能。儿童的心理结构越复杂、越间接、越简缩,心理水平越高。

  ④心理活动个性化。维果斯基强调个性特点对认知发展的影响,认为儿童意识的发展不仅是个别机能由某一年龄阶段向另一年龄阶段过渡时的增长和提高,更主要的是其个性发展,整个意识的增长与发展。个性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它机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走在儿童发展前面。

  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借助成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对教学的启示:作为老师,要不断的帮助学生创造并达到最近发展区。这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达到的水平,就变成了儿童的现有水平。而作为老师,就要去帮助学生去创造下一个发展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每一个“最近发展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在一个动态评估的环境中测查“最近发展区”。

  (4)内化学说

  维果斯基十分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能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经验体验中。

  维果斯基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认为运用符号系统将促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也在个体发展中进行。儿童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直接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技能。新的高级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然后内化,转为内部活动,并最终默默在头脑中进行。具体说,在儿童认知发展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语言一方面为儿童表达思想和提出问题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儿童从周围人那里学习提供可能性。同时,儿童言语直接促进了高级心理机能发展。

教师招聘就业推荐 立即填写求职意向

立即提交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发送邮件到2667645833@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2012-2023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www.scfzj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民间交流网站,最新教师招聘动态请各位考生以当地教育局或人力资源保障局最新通知为准。

版权所有:上海启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沪ICP备19026939号-2

公网安备31011002007078号

  法律顾问:肖云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