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合作联系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在线做题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合作联系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 > 备考资料 > 基础知识 > 2019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答案解析四

2019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答案解析四

2019-11-07 15:53:43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

  【导读】为了方便各大考生备考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小编为此收集了四川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解析以供大家参考复习希望对各大考生能够有所帮助。更多有关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请及时关注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

  1.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在发展上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可塑性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的身心身心发展规律。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学应注意衔接。顺序性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学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平衡性指个体自身的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应注意抓“关键期”。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之所以能够发生,关键就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可塑性。

  2.我国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个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或群体之间的发展具有差异性。题干表述“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强调人才多样化,故选择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了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指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均衡,这种不均衡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向上的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4.“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出自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学说 B.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

  C.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 D.出自于古代教育家孟子的学说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荀子·劝学》,因此AD选项人物匹配错误。这句话是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会得到健康成长。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

  5.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个体身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陵节而施”是指给予学生的知识超出他的接受能力,这种教育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甚至可能会产生反作用。因此这种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6.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代表人物。孟子是内发论代表人物。提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观点。

  7.提出“白板说”的是( )。

  A.洛克 B.华生 C.格塞尔 D.威尔逊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8.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物质前提 B.物质前提 C.主导因素 D.无关因素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进而也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9.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

  A.最近发展期 B.生长高峰期 C.心理断乳期 D.发展关键期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键期的内涵。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10.青少年的教育趋向于“成人化”,违背了个体是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

  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青少年的教育趋向于“成人化”指青少年时期的教育趋向青少年时期的下一阶段的教育,违背了个体的阶段性特征。

教师招聘就业推荐 立即填写求职意向

立即提交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1546217367@qq.com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发送邮件到2667645833@qq.com,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2012-2023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 http://www.scfzj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民间交流网站,最新教师招聘动态请各位考生以当地教育局或人力资源保障局最新通知为准。

版权所有:上海启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沪ICP备19026939号-2

公网安备31011002007078号

  法律顾问:肖云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