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2. 由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3. 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5.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 一名教师在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7. 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1.【答案】C。解析:题干是对常规思维概念的考查。
2.【答案】D。解析:考查的是复式教学的定义。
3.【答案】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4.【答案】C。解析: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5.【答案】A。解析:多血质反应迅速、活泼好动,但情绪不稳定。
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心理学中注意的类型。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7.【答案】B。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想弄明白而没有弄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口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说明情绪的一极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另一极的。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2019四川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1)”,请大家仔细答题!想了解更多试题,欢迎关注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网!
10-22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2-31
12-31
12-31
12-30
12-30
12-27
12-25
12-25
12-24
12-23
10-26
10-26
10-24
10-24
10-24
10-11
10-10
10-08
10-08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30
09-23
12-10
12-09
12-09
12-09
12-06
12-05
12-05
12-04
12-04
12-04
11-06
11-06
11-06
11-06
11-06
11-01
12-11
12-10
10-10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
08-19